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5第3章第1节醇 酚第2课时说课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5第3章第1节醇 酚第2课时说课教案第3页

  紧接着我演示实验:向苯酚钠中通入CO2,证明了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弱。同时引出问题"反应的另外一种产物是什么?"。有些同学说是Na2C03,有人认为是NaHC03,通过苯酚浊液中加碳酸钠变澄清,说明H2C03反应不能共存.加以解决。

  四、得出结论:

  1.H2C03>苯酚>HCO32.苯酚又名石炭酸3.苯酚酸性很弱,不足以他石蕊变色

  五、做出解释

  并从前面学到的甲苯进行知识的迁移。使学生认识到在苯酚分子中苯环对羟基有活化作用。反过来,羟基会不会影响苯环的活性呢?

  然后我给学生演示实验,苯酚溶液与浓溴水的反应(对环境污染较大,加以改进,反过来.小试管,试剂用量小,加塞子,试验后处理),介绍:该方法可以用来检验苯酚的存在。灵敏度很高。在:写出苯酚与溴反应的方程式之后。

  六、形成知识

  我引导学生分析,苯酚和苯都可以与溴反应,有何异同?如何解释?

  学生:苯酚不用任何条件直接反应,苯需要催化剂。

  学生依然是从甲苯迁移,得出羟基对苯环具有活化作用。

  浓溴水对环境污染较大,有没有其他的检验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知道,可以使用氯化铁溶液。演示实验:苯酚中加入氯化铁溶液,变色。

  接着介绍:氯化铁不仅可以用来检验苯酚,还可以检验其他酚类化合物,演示实验:检验茶叶水。

  广告:芬必得──酚咖片,其实生活中,很多物质中都存在酚类物质,由此教学推进到第三个教学情景。

  教学情境3:酚对世界的影响

  展示酚类物质的用途。

  酚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同时化工系统和炼焦工业废水中常常含酚类物质,是最常见的水体污染物。如何处理。

  然后课堂就推动到了第四个情境──学以致用,整合提升。

  教学情境4:学以致用、设计实验方案分离含酚废水

  一、知识整合

  展示工业流程图,学生通过分析工业流程图,感受到了学习的成就感,将所学知识和实际生产联系起来。

  二、结构决定性质

  然后,多次运用了对比与迁移的学习方法。从苯酚的结构再次深刻体会"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应结构"

  三、学习方法点评

  掌握探究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反思】

  1.在教育理念上:

  "知识在应用中才有活力,在探索中才有生命"

  2.教学设计上:赋予课堂教学新的生命活力。

  3.教学环节上:"从生活走进化学,用实验引导发现,用事实形成观点,从化学走向社会。"

4.在学习方法上:体现迁移对比、探究方法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