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苏教选修史记选读 项羽本纪 教案5
2018-2019学年苏教选修史记选读 项羽本纪 教案5第3页

  刘邦此语兼有对自身处境的不满,更多的是一种羡慕;而项羽则直接提出要取而代之,相较之下,项羽更显得豪气、霸气,无愧霸王之名。

  虽然语气不一样,但是敢想敢说,就注定他们的这一生不会碌碌无为。

  第二课时

  作为反秦义军的中的一员,项羽是如何从一个普通的将领成为义军统帅的呢,他的那些性格特点帮助他从众多的义军统帅中脱颖而出?下面让我们从巨鹿之战中去寻找答案。

  ⑷夺旗斩将、果敢坚决

  1、巨鹿之战这部分内容,司马迁为什么在文段的开头写了这样一段话:"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有何作用?

  背景补充:秦二世二年(前208)后九月,楚王派宋义为大将,项羽为次将--也就是副将,率领五万楚军救赵。岂知这宋义按兵不动,迟迟不攻秦救赵,并且以军令处处压制项羽。在这样的情况下,秦二世三年(前207)十一月,项羽采取"斩首行动":利用早晨拜见宋义的机会,斩杀了宋义,并提着宋义的头说: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密令我诛杀了他。斩杀最高军事长官,这在中外军事史上都是极其罕见的。

  作用:项羽杀死卿子冠军宋义后的影响是:1、项羽正式获得了独立的军事指挥权,为项羽军事才能的发挥提供了一个大舞台2、极大地提高了项羽的知名度,为他成为诸侯统帅奠定了基础。《项羽本纪》记载项羽杀死卿子冠军宋义后的影响是:"威震楚国,名闻诸侯"。 3、表现了其性格中的果敢坚决。

  果敢坚决的性格是其迈出成功人生第一步的重要因素。

  ⑸破釜沉舟、神勇过人

  斩杀宋义后,项羽顺利的接管了楚军的军事指挥权,那么当时巨鹿战场的情形如何?

  明确:"诸侯军就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诸侯为何不敢纵兵?仅仅就是为了写诸侯军的无能、胆怯吗?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巨鹿之战的战场情况。

  史书记载,秦军在巨鹿战场投入的兵力是40万训练有素的秦军主力,由名将章邯、王离统帅。而此时项羽所统领的救援巨鹿的楚军有多少呢?只有数万人,并且是仓促成军,没有进过系统的训练,所以此时的楚军不管是战力还是士气都不堪一战。在敌众我寡并且是友军不助的情况下,这显然是以卵击石,自寻死路。

  那么,面对强大的秦军和只能孤军奋战的战局,项羽做出了何种抉择?

  明确:"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战少利,陈余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先派遣两万士兵渡河,以探秦军虚实,在作战稍有胜利之后,悉引兵渡河,渡河之后马上"破釜沉舟",自绝退路。这样做的目的为何?

  明确: "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显示必定死战的决心,不让一个人有畏缩后退的心思,使得楚军人人为自己而拼命。由此可见项羽并不是一个只会冲锋陷阵的莽夫,他也有杰出的军事才能。

  效果如何?

  明确:"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此一句不仅写出了楚军高昂的士气,作战的勇猛,也通过诸侯军的惴恐从侧面反映出了战事的惨烈。当然,更是渲染了作为统帅的项羽的神勇过人的形象。

在多次的苦战之后,最终,项羽断绝了秦军的粮道,大败秦军。史书记载,项羽在巨鹿凭借仓促成军的数万楚军大败秦将章邯、王离所率40余万秦军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