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二年级下 6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 6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第5页



伊旗第三小学 二 年级数学(下)教师导学案

课题 除法竖式 课型 发现课 主备人 张艳梅 使用时间 使用人 学习

目标 1.在操作中建立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表象

2.在比较中理解除法竖式。

教学重、难点: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 学情

分析 学生已经理解了除法的意义,本节课对他们掌握起来困难不大。 个性化批注 回顾

知识 1.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

2.自己动手试一试。(摆一摆,画一画,写一写)

3.结果怎样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1.平均分小棒。

(1)指定一名学生在视频投影仪上摆,其余学生仔细观察。

(2)引导学生了解分小棒的过程。

①一共摆多少根小棒?(13根)

②按几根圈一个圈?(4根圈一个圈)

③圈了几个圈?是多少根小棒?还剩几根?

(3)学生完整地说一说分小棒的过程。

2.列横式计算。

(1)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3÷4=3(组)......1(根)

(2)引导学生说出13、4、3、1各表示什么意思?

(3)13÷4=3(组)......1(根)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三)比较发现,沟通联系。

比较分小棒的过程和列横式计算的过程,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都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借助直观理解竖式每个数的含义。

1. 建立图形表征、语言表征、符号表征三者之间的联系

师生共同对照平均分小棒的过程,一边分,一边口述,同时写出除法竖式。

2.沟通平均分小棒与竖式计算之间的关系

(1)教师板书:""这个符号表示除号。

(2)继续板书 :"",被除数13表示有13根小棒,除数4表示每4根一组。""表示什么意思?

(3)请学生按要求把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再重新分一分。

(4)结合分小棒师生交流,完成竖式的书写。

①结果是可以分成3组,3写在哪里?为什么写在个位?

②要分13根小棒,现在已经分掉了多少根?你是从哪里知道已经分掉了12根的?

这个"12"写在哪里?表示什么意思?它是怎样算出来的?

③我们在"12"的下方画一条横线表示按要求分了一次。要平均分13根小棒,已经分了12根,还剩几根?

④这个"1"写在哪里?表示什么意思?它是怎样算出来的?

3.在比较中理解除法竖式的书写。

(1)小组内回忆分小棒的过程,说一说写除法竖式的步骤以及每一个数的含义。

(2)对比有余数除法的横式与竖式的异同点,说一说除法竖式的优点。

(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