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颐和园》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颐和园》教学设计第2页

易读错字:画舫、堤岸、橫槛

师:让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

师:请一组小朋友开火车读一读。

生开火车读。

三、朗读感知 理清顺序

师:拦路虎解决了,读起课文来就更轻松了。请同学们跟随课文去游览颐和园吧。大家自由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找出作者的游览路线,把有关的句子划下来。

生自由读课文。

师:你都找到了哪些游览路线呢,谁来读一读?

生: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生:走完长廊,就来到万寿山脚下。

生: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生: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课件描红: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己把这几句话读一读,想想作者都到了哪些地方?把它圈出来。

生自读自圈。

师:谁来说说,作者都到了哪些地方?

生:长廊 万寿山 昆明湖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长廊 万寿山 昆明湖

体会作者移步换景的写作顺序。

师:同学们,作者游览颐和园,就是按照这样的浏览顺序。先来到长廊,把看到的景色写了下来,走完长廊,作者又来到万寿山,又把看到的景色写了下来,最后他来到昆明湖,把在这里的景色写了下来。作者就是这样,来到一个地方把看到的景色写了出来,换了一个地方又把看到的景色写了下来,(作者走到哪,写到哪),这就叫移步换景(板书),写游记时我们就可以学习这种方法。

四、深入感知,品读文本

1、长廊

师:好,刚才我们走马观花地游了颐和园,下面我们一起跟着作者的脚步细细去游赏。让我们就跟随作者先到长廊看一看。请同学们用心地读读这段话。想一想长廊有什么特点?从哪些词句中能体会出这些特点?

学生读。

a体会长廊的长:

师:谁来说一说,从整体上看,长廊让你感受到什么特点?

生:我体会出长廊长这个特点。

师:从哪感受到?

生:我是从"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感受到的。尤其从"700多米"和"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