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地平线》教案
教科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地平线》教案第2页

  (2)这道地平线在你脑海中留下的是什么印象?地平线的位置是在远处的天与地形成的三角形的交叉处;地平线的颜色是很亮的灰白色;地平线的形状是一道线;地平线的标志是"有树丛在那里伏着"。

  3.这道地平线有没有引起你的遐想?

  4.想到自己已经看到了天的尽头,那该多么激动兴奋呀!谁来读好第3节这句话--"啊,天到尽头了!"

  四、解读"第一次追寻地平线"

  1.师述:带着对这道很亮的灰白色线的遐想,"我"开始了第一次的追寻。

  2.画出"我"第一次追寻地平线的经过和结果。("但"字分清经过与结果)

  3.读着"我"追寻地平线的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4.指导朗读。

  五、齐读一至五自然段,解读"第二次追寻地平线"

  1.师述:就在"我"傻愣愣地望着远方那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时,一位老人走进了我的视野中。

  2.第一次分角色朗读6-11自然段,分清角色,思考:从"我"与老人的对话中,你对地平线有了哪些了解?

  (一是地平线是永远走不到的;二是地平线是个谜。)

  "永远走不到"和"谜"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3.第二次分角色朗读6-11自然段,思考:从"我"与老人的对话中,你还能读出什么?体会一下"我"的心情。

  (急切、好奇)

  4.第三次分角色有感情朗读6-11自然段。指名读,师生读。

  5.解读第二次追寻:带着几分疑惑,"我"开始了第二次追寻。画出"我"第二次追寻地平线的经过、结果。("然而")

  6.引读:两次追寻失败了,此时"我"在想些什么?齐读第13自然段。

  7.出示第13自然段:

  (1)这里的"咀嚼"是什么意思?(联系语境)

  (2)"我"咀嚼着老人的什么话?(联系上文)

  (3)从老人的话中,"我"咀嚼出了什么?(联系"我"的经历)

  (4)你是怎么理解这段话中的"谜"的?你觉得"我"一次又一次地追寻这谜一样的地平线,有意义吗?

  (追寻的过程是充满新鲜和乐趣的,即使是失败了,失败的也是这样有滋有味的。对未知事物的一种执著的探索精神。乐在其中,乐就乐在追寻这个谜一样的地平线的过程。不是浪费时间,不是在冒傻劲,而是对它真的产生了兴趣。)

  8.指名朗读13自然段。

  六、解读"人生的地平线"

  1.师述:后来,"我"一天天长大,踏上社会,"我"还会追寻那谜一样的地平线吗?齐读第14自然段。

  2.出示重点句:地平线总是在前面吸引着你。永远去追求地平线,人生就充满了新鲜、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

  (1)这里的"地平线"和上文中的"地平线"是一个意思吗?(这里的"地平线"已经从自然界中的地平线升华为人生的地平线,指的是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