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四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教案
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四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教案第5页

教师分析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的异同。

同:都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方向,在本质上是正确的。

异:各自对"物质"的理解不同。

二、唯心主义

问题情境

多媒体课件展示材料:(建议学生分别扮演两个角色朗读)

王守仁问弟子:什么是天地的心?

弟子说:人是天地之心。

王守仁问:什么是人的心?

弟子说:只是一个灵明。

王守仁解释说: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的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吉凶灾祥?

弟子问:天地鬼神万物,千古见在,何没了我的灵明,便俱无了?

王守仁说:今看死的人,他这些精灵游散了,他的天地万物尚在何处?

问题探究:(1)人的灵明和天地万物是什么关系?没有人的灵明就没有世界吗?

(2)王守仁看到了人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但从中引出了错误的结论,为什么?

学生分析讨论略。

教师总结:(1)先有天地万物,后有人的灵明,因为物质决定意识。人的灵明是后天形成的,意识源于物质,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是生物进化的结果。没有人的灵明就没有世界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是不科学的。

(2)虽然王守仁看到了人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但是他看世界是站在唯心主义立场上,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先后关系,认为人的意识决定物质,因而导致了错误的结论。

王守仁的这种观点是夸大了人的主观精神,把人的主观精神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是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板书: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板书:(1)主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基本观点: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人的主观精神。

问题情境 "疑邻偷斧"(多媒体课件展示)

有一个人丢失了一把斧子,便怀疑是邻居的孩子偷了。他看那邻居孩子走路的样子、说话的神态等一举一动都像是偷斧子的。后来,他的斧子找到了,再看那邻居家的孩子,怎么也不像是偷斧子的了。

问题探究:这个人犯了什么错误?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总结:丢斧子的人在思想方法上犯了从主观出发的错误,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在生活中,我们很容易犯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请同学们结合自身实际谈谈有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