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人教版(新)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藏戏》教学设计
(部编本)人教版(新)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藏戏》教学设计第3页

  ㈠多么传神、多么奇特的藏戏!下面让我们静下心来,认真读课文,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内容研究,边读边想,读着读着,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收获,可写在词语、句子的旁边。等会儿我们来交流心得体会。

  ㈡研读第一部分(1-3自然段),初步了解藏戏的特点

课件出示: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   1.(一生读),你听出了什么?

  预设生A:我知道了藏戏有"戴着面具演出"、"没有舞台"、"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特点。

    生B:这三句都是反问句,还是排比句。

  2.是的,连续三个自然段,也就是连续三个排比式的反问句,概括出了藏戏的特色。请你来读读,你还读出了什么?

  预设生A:读。我读懂了世界上像这样的剧种很稀少,而藏戏是其中之一。

    生B:读。我为我们中国拥有这样罕见的剧种,而感到骄傲。

  3.同学们很会读书,我们一起为祖国骄傲吧!

  (生齐读)

  【设计思想】略读课文并不排斥局部的精读,在抓住了重点段后,采用读、悟结合的方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效整合。

  ㈢研读课文第三部分(8-20自然段),具体了解藏戏的特点

  1.藏戏这么独特,想不想多了解一些?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的第8-21自然段,并想一想读了以后,你进一步了解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描写藏戏面具的段落(8-16自然段)   ⑴预设生A:从这里,我可以了解到在藏戏里,身份相同的人所戴的面具颜色和形状基本相同。不同的颜色和形状是代表着不同的身份和意义的。

   生B:我来补充一下。在16自然段,作者还写了藏戏面具得以保留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让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

  ⑵两位同学合作学习后,分工汇报,让我们了解了藏戏里面具的特色和保留下来的原因,谢谢你们。但是面具是怎样运用象征和夸张手法呢,请大家再自由读读8-16自然段。谁能再具体地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