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测控 优化设计】2015-2016学年高二人教版生物选修一练习 2.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同步测控 优化设计】2015-2016学年高二人教版生物选修一练习  2.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第1页



课时演练·促提升

1.微生物体内能够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的酶是(  )

A.C1酶和CX酶 B.C1酶和葡萄糖苷酶

C.CX酶和葡萄糖苷酶 D.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

解析:纤维素酶包括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能将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的是C1酶和CX酶。

答案:A

2.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按物理性质划分,分别属于(  )

A.固体培养基 固体培养基

B.固体培养基 液体培养基

C.液体培养基 液体培养基

D.液体培养基 固体培养基

解析: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没有加入凝固剂琼脂,属于液体培养基。纤维素分解菌的鉴别培养基含琼脂,属于固体培养基。

答案:D

3.加工橘子罐头,采用酸碱处理脱去中果皮(橘络),会产生严重污染。目前使用酶解法去除橘络,可减少污染。下列生长在特定环境中的4类微生物,不能大量产生所用酶的有(  )

A.生长在麦麸上的黑曲霉 B.生长在酸奶中的乳酸菌

C.生长在棉籽壳上的平菇 D.生长在木屑上的木霉

解析:橘络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将其分解要用纤维素酶,麦麸、棉籽壳、木屑的主要成分也是纤维素,生长在这三种成分上的黑曲霉、平菇、木霉肯定能产生纤维素酶,所以可以利用。而乳酸菌的培养基为牛奶,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不含纤维素,所以乳酸菌不能产生纤维素酶。

答案:B

4.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是(  )

①土壤取样 ②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 ③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 ④选择培养 ⑤梯度稀释

A.①④⑤②③ B.①⑤②④③

C.①⑤④③② D.①③⑤④②

解析:为了增加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浓度,在土壤取样后,要进行选择培养,然后再通过梯度稀释并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即可。

答案:A

5."筛选"是分离和培养生物新类型常用的手段,下列有关技术中不能筛选成功的是(  )

A.在全营养的普通培养基中,筛选大肠杆菌

B.在尿素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中,筛选能够分解尿素的微生物

C.用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筛选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D.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氯化钠,筛选抗盐突变体植物

解析:全营养的普通培养基上可生长多种细菌,筛选不到纯的大肠杆菌。

答案:A

6.在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实验中,关于土壤取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选取深层的土壤作为样品

B.可选取树林中多年落叶形成的腐殖土作为样品

C.可选取树林中多年积累的枯枝败叶作为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