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测控 优化设计】2015-2016学年高二人教版生物选修一练习 2.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同步测控 优化设计】2015-2016学年高二人教版生物选修一练习  2.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第2页

D.可把滤纸埋在土壤中经过30天左右,再选取已烂的滤纸作为样品

解析:深层土壤中纤维素含量少,纤维素分解菌的数量也少。

答案:A

7.下列有关培养基和菌种鉴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分离纯化微生物常用的是固体培养基

B.可利用固体培养基上菌落的特征来判断和鉴别细菌的类型

C.利用含刚果红的培养基上是否形成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D.在无氮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鉴定尿素分解菌

解析:在只以尿素作为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鉴定尿素分解菌。

答案:D

8.下列有关刚果红染色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刚果红可以在细菌菌落形成前倒平板时加入

B.刚果红可以在菌落形成后加入

C.刚果红在菌落形成前倒平板时加入,加入的刚果红不需要灭菌

D.在菌落形成后加入刚果红时,刚果红不需要灭菌

解析:本题考查刚果红染色法的原理和应用。刚果红可以在细菌菌落形成前倒平板时加入,也可以在菌落形成后加入。若在细菌菌落形成前倒平板时加入刚果红,则所加刚果红要进行灭菌,以防杂菌的侵入,影响纤维素分解菌菌落的形成;若在菌落形成后加入刚果红,则不需要灭菌。

答案:C

9.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会在培养基中出现一些透明圈,这些透明圈是(  )

A.刚果红与纤维素形成的复合物

B.纤维素分解后的葡萄糖

C.由纤维素酶聚集在一起形成的

D.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形成的

解析:刚果红与纤维素反应形成红色复合物,当有纤维素分解菌生长时,菌落周围的纤维素被分解,形成无色透明圈。

答案:D

10.鉴别培养基是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一些物质配制而成的,这些物质是(  )

A.指示剂或化学药品 B.青霉素或琼脂

C.高浓度食盐 D.维生素或指示剂

解析: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或高浓度食盐的目的是抑制某些微生物的生长,而加维生素一般是为微生物提供生长因子,起不到选择或鉴别的作用,只有加入某种指示剂或化学药品后,某些微生物会与特定的化学物质发生特定的化学反应,而表现出特有的菌落特征,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征去判断培养物属于哪种生物。

答案:A

11.利用农作物秸秆等纤维质原料生产的乙醇,经加工可制成燃料乙醇,从而减少了对石油资源的依赖。下图为生产燃料乙醇的简要流程,据图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要得到微生物A,最好选择富含纤维素的土壤采集土样

B.图中②过程常用的微生物B是酵母菌

C.微生物A和微生物B可利用的碳源相同

D.可用纤维素酶制剂代替微生物A起作用

解析:微生物A所用碳源为纤维素,微生物B所用碳源为纤维素水解物。

答案:C

12.在纤维素分解菌的鉴定实验中,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