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教学设计教案(六年级下册苏教版数学)
《比例》教学设计教案(六年级下册苏教版数学)第2页

 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

课题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教时 1 日期    月 日 一、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学生能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比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2、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学生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教学难点: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 学 过 程 活动板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交流方式 常规性积累复习化简比 出示题目

0.25:4 2/3:1/4 39:51 独立练习,同桌互批。

回忆比的基本性质。 追问:化简比的依据是什么?

指名说说。 活动一:

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问题1:情境演示:呈现例1图片在电脑上拖动鼠标并把长方形图片放大的情境。

1、把放大前后的两幅画相比,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观察图片,回答。 指名口答

揭示课题: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相比,其中变化有什么规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活动二:

认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1、认识图形的放大

分析题意:

出示例1中两幅图片长和宽的数据。

图1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

图2长是16厘米、宽是10厘米

问题1:两幅图的长有什么关系?宽呢?

2、认识图形的缩小。

提出要求

把第一幅图按1:2的比缩小,缩小后的长和宽应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各是多少厘米?

学生例1中两幅图片观察、分析比较长的变化、宽的变化。

学生先讨论,并结合画图尝试。

学生练习,在小组里交流,再组织全班交流。 指名学生说说,

预设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比较出两幅图的长和宽的关系:第二幅图的长是第一幅的2倍,宽也是第一幅的2倍;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长的比是2:1,宽的比也是2:1。

根据学生的回答, 小结把图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就是把图形按2:1的比放大。

追问:我们能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那能否把一个图形按一定比缩小呢?

指名学生说说。

活动三:

根据放大、缩小的关系画图 1、出示例2

问题1、如果要把第一幅图按3:1放大是什么意思?放大后的长、宽各是原来的几倍?各应画几格?

问题2、再按1:2的比缩小,缩小后的长与宽各应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各是多少厘米?

问题3:提问:把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有什么发现?

2、探索规律: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你有什么发现?

3、完成"试一试"。

学生读题。

同桌说一说"按3:1放大"的含义。

画图,同桌互说是怎样互查是怎样画的。

学生尝试在方格纸上画出缩小后的长方形,再展示各自画的图形,并交流思考的方法。

理解2:1的含义,再画图。

同桌相互说说画法。

测量斜边的长度,思考斜边的长也是原来的2倍吗?

并联呈现学生的不同资源,特别针对画走形了的错误资源进行重点辨析。

集体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

把一个图形按照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大小变了,但形状没变。

呈现学生的资源,集体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把三角形按2:1放大后,放大后三角形的每一条边都是原来的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