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专题2 综合技能培养 诗歌形象的鉴赏(一)——人物形象(含答案)学案
2018-2019学年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专题2 综合技能培养 诗歌形象的鉴赏(一)——人物形象(含答案)学案第3页

  在课本中出现过,是考生比较熟悉的。虽不是考查他们的代表作品,但一般是接近主创风格的。这就为我们理解诗歌、把握人物形象提供了条件。

  (2)抓住注解,把握诗歌内容了解背景。背景的了解对把握人物形象也有重要作用。我们可以从诗歌内容中揣摩其写作背景,更多的时候,出题者会在诗词后附注释给我们以暗示。

  [例2] 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 衷 情

  陆 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 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分析] 分析诗歌形象要把握作者风格、写作背景等,概括出形象的特征和意义。

  (1)词后"沧洲"的注释,暗示此词是诗人晚年闲居沧洲时所写。诗人是否独享这一份清闲?胡贼未灭,功业未成,满怀报国热情的陆游却是请缨无路,有志难伸,怎不感慨万千,怎不唏嘘长叹?领会了注释的深意,我们对词意就不难理解,人物形象也不难把握了。

  (2)抓人物心理:"万里匹马"、"关河梦断"、"身老沧洲"。抓人物神态:抓住"泪空流"等词句理解全词。这首词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匹马征万里,其飒爽英姿、卓荦不凡之气可见;"关河梦断何处"是说一觉醒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意谓脱离了前线;"尘暗旧貂裘"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下片表达敌人尚未消灭,自己衰鬓先斑的慨叹,"天山"代指抗金前线,"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达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幽愤。

  [参考答案] 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3.方法小结三:抓住人物动作、外貌(神态)、心理、语言

  要赏析人物形象,还必须具体分析诗歌语言,包括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的描写和景物描写。人物形象往往是通过其言行表现出来的,言为心声,行动反映性格,分析人物形象,首先要分析人物言行。外貌、神态同样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赏析人物,也要从人物的外貌、神态入手。鉴赏人物还不可放过分析心理描写,因为心理描写最直接地表现了人物个性。

  [例3] 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