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岳麓版(08版))
必修3: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岳麓版(08版))第5页

  只有握有实权,有了巨大的权势,才可以推行法治,使用权术。

  ★阅读提示 注意理解"法"、"术"、"势"三个概念的含义。注意分析中国封建社会各朝代的统治状况,认识韩非所阐述的法、术、势三者的关系

  2.韩非认为,社会不断发展变化,历史永远不会倒退。他反对儒家"是古非今"的历史观,主张变法革新。

  ★阅读提示 在魏国和楚国推行变法的李悝、吴起,在秦国推行变法的商鞅也都是法家的重要代表人物。法家思想对推动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发挥了巨大作用。

  (三)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韩非的思想适应了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在西汉以后的1000多年中,这种思想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要点点拨 历史学家一般把西汉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的特点概括为"外儒内法"。

  五、孙膑与兵家

  1.历史地位及思想来源:

  孙膑是战国时期兵家的代表人物。他主要受《孙子兵法》的影响,同时又广泛地吸收了法家和其它各家的思想。

  ★要点点拨 孙膑继承了《孙子兵法》等书的军事思想,总结了战国中期及其以前战争经验,发展了军事理论。

  兵家,是在战国时期兼并战争频繁发生,军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占有特别突出地位的情况下产生的。

  2.军事思想及影响

  强调要懂得战争的规律,他注意利用和创造有利于已的形势,重视人的作用。他的军事思想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热点链接 《孙膑兵法*八阵》(节选):......孙子曰:用八阵战者,因地之利,用八阵之宜。用阵三分,诲阵有锋,诲锋有后,皆待令而动。斗一,守二。以一侵敌,以二收。敌弱以乱,先其选卒以乘之。敌强以治,先其下卒以诱之。车骑与战者,分以为三,一在于右,一在于左,一在于后。易则多其车,险则多其骑,厄则多其弩。险易必知生地、死地,居生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