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岳麓版(08版))
必修3: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岳麓版(08版))第4页

  2.战国以后,墨家思想不再受人们重视。

  三、庄子与道家

  (一)庄子的思想主张

  1.提出了"齐物"的观点。"齐物"就是齐一万物。庄子认为,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没有区别。

  ★要点点拨 在庄子看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没有区别的,无论贵贱、大小、有无、是非、美丑,都不是由客观事物本身的性质决定的,而是由认识者观察事物的主观偏见决定的。

  2.从"齐物"的观点出发,庄子提出"逍遥"的人生态度。

  所谓"逍遥"就是对事物的变化采取一种旁观、超然的态度。要想达到"逍遥",就要"无所恃",不要受各种条件左右。

  3.庄子认为,天与人"不相胜"。庄子说的"天"是指自然,"人"是指人为。属于自然的东西本来就有,是人所不能改变的。人为是对自然状态的一种破坏,无利而有害。因此人必须顺从自然。

  ★要点点拨 庄子的思想是对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庄子的思想比老子更为消极,是战国中期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思想代表。

  (二)庄子在文学、美学方面的成就

  庄子的寓言、散文中蕴涵着深邃的哲理智慧和神奇的浪漫主义风格。庄子的文风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热点链接 《庄子·内篇·逍遥游第一》(节选):"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四、韩非与法家

  (一)历史地位:战国后期的思想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二)基本主张

  1.将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韩非认为,法律是处理政事的基本,权术是君主控御君臣的工具,势力是君主的政权、威势,即权威,是君主的"筋力"。法、术、势三者不可分离,势是法和术的前提,法是要求臣下必须遵守的,术是君主时刻不能离开的。

★要点点拨 韩非提出的法、术、势三种理论观点,一直是封建统治者治国平天下的理论依据。所谓"法",就是指法律、法令。所谓"术",就是指统治的权术。所谓"势",就是指权力,势力。这三者是互相依存,缺一不可的,其中"法"是公开的,是约束公众的;"术"是统治者个人掌握的,要深藏不露;"势"是"法"和"术"的基础,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