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岳麓版(08版))
必修3: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岳麓版(08版))第2页

  意义。

  (3)重义轻利思想

  孟子倡导"养浩然之气"。他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孟子要求人们应具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

  ★要点点拨 "重义轻利"思想,对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念的形成有着巨大影响。"重义"对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3.孟子思想的影响

  孟子学说是对孔子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唐代以后,《孟子》一书被当做经典。南宋朱熹将其列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之一,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

 (二)荀子

1.基本主张

(1)提出"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

  ★热点链接 《荀子·天问》(节选):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妖怪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饥,寒暑未薄而疾,妖怪未至而凶。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要点点拨 荀子认为"天"就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自然界有其运行的规律。人们应该尊重规律,顺应规律。人也可以利用规律改造自然,使自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2)主张"性恶论"。他认为,人性生来就是恶的,但凭借后天教育可以使人由恶变善。

  ★热点链接 荀子主张"性恶论"的理由:荀子说:人饿了便喜吃,冷了便喜穿,疲劳了便喜休息;苦饭不愿吃,破衣不爱穿,辛苦的事不乐意干;爱听好听的声音,爱看好看的颜色。顺着这些天性,人就不会循规蹈矩,因此人性本是恶的。

  (3)继承儒家思想,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先,同时也吸收法家思想,主张礼法并施。

★热点链接 荀子对君民关系的认: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这就是著名的"君舟民水"的观点,对后世的政治思想影响很大,为后来历代有见识的封建帝王所采纳,对封建时代"治世"局面的出现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