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岳麓版(08版))
必修3: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岳麓版(08版))第3页

  2.思想特点及影响

  荀子的思想杂取百家,与孔孟的思想并不完全一致。在很长时间里,荀子学说不为正统的儒家所重视,被视为儒家的异端。但作为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学说对中国哲学具有深远的影响。

  ★要点点拨 荀子思想的特点:杂取百家,但其思想主体是继承了儒家学说。

  二、墨子与墨家

(一)墨家学派的组织

  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战国时期鲁国的墨翟(历史上尊称为"墨子")。

  墨子创立了严密的组织,成员被称为墨者。墨者团体的领导人称巨子。墨子是第一个巨子。墨者的行动,必须遵从巨子的指挥。

  ★阅读提示 注意墨家学派的特点:有着严密的组织,其领导人有着绝对权威。

  (二)墨家学派的思想主张

  1.主张"兼爱""非攻"

  (1)墨子把"兼爱"也称作"仁"。但与孔子的所说的"仁"有很大的差异。孔子所说的"仁"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是有等级差别的爱。而墨家主张的兼爱则是无等级差别的爱,不论"王公大人"还是普通"万民",都不分轻重厚薄。

  ★要点点拨 "兼爱"是墨子哲学的中心概念。墨子主张的"兼爱"是普遍的无等级差别的爱,是爱一切人。

  (2)墨子的"非攻",就是反对不义的战争,主张各国和平相处。在当时的战争环境中,以墨子为首的墨者为宣传和平,四处奔走呼吁。

  ★阅读提示 教材中小字部分关于墨子与公输般之争的介绍,突出地反映了墨子"非攻"的思想。阅读这段材料时,要注意体会墨子主要活动的用意。

  2.提倡"尚力",主张"节用""节葬"

  强调生产劳动在社会生活中地位。同时反对统治者铺张浪费,主张节约。

  (三)墨家学派的地位变迁

  1.墨家思想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战国时期,一度为显学。曾经被其它学派广泛吸收征引。

  ★问题探究 墨家学派为什么能够在战国时期成为显学?

答案提示 点拨   战国时期,奴隶制已经走向瓦解,大量的小生产者应运而生。墨家学派的思想反映了小生产者的要求,能够在小生产者群体中产生共鸣。墨家思想在当时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战国时期的社会特点是小生产者队伍迅速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