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北师大版选修一 第1章 第4课时 微生物的利用 学案
2018-2019学年北师大版选修一  第1章 第4课时 微生物的利用 学案第2页

 ↓

 检查各试管中滤纸条上出现的菌落和滤纸颜色变化情况,根据菌落和颜色的变化

    确定纤维素分解菌的类型。

(2)固体培养法

 制备依姆歇涅茨基培养基平板,避免纤维素以外的碳源污染;然后在平板上

铺一张直径略小于平板的滤纸,用少量的依姆歇涅茨基液体培养基润湿。

 ↓

 在滤纸上等距放8个直径约10 mm的土粒,盖上培养皿盖以保持湿度,置恒温

      培养箱中28 ℃~30 ℃培养。

 ↓

  每隔2 d观察土粒周围滤纸变色情况,直到滤纸颜色变化,长成菌落,于4 ℃冰

     箱中保存备用。

1.分析依姆歇涅茨基培养基,回答下列问题:

(1)此配方是液体培养基还是固体培养基?为什么选择此类培养基?

答案 液体培养基,因为配方中无凝固剂。液体培养基与微生物的接触更密切,微生物更容易从培养基中获得营养物质,因此可以快速增加微生物的浓度。

(2)这个选择培养基对微生物是否具有选择作用?怎样设计对照实验证明你的观点?

答案 有选择作用。本配方中富含纤维素,更适合能够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大量繁殖。对照实验可以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培养微生物。若选择培养基上微生物数量明显少于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微生物的数量,则说明培养基起到了选择作用。

(3)依姆歇涅茨基培养基配方中缺少哪种营养成分?

答案 没有碳源。

2.要从菜园或果园土壤中分离纯化纤维素分解菌的关键是什么?

答案 关键在于培养基中的唯一碳源为纤维素,根据能分解纤维素产生黄色或棕绿色色素的典型特征,来判断分离得到的微生物是否为纤维素分解菌。

3.鉴定分离到的纤维素分解菌还可以用刚果红染色法,其原理是什么?

答案 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红色复合物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