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 七年级上 >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教案
人教版 > 七年级上 >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教案第2页

  1.自读教材。

  2.结合学生用书填空题,在书中找到答案,并在书中画上记号。

  

  探究一: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了哪些进步?

  【活动】同学们,看看教材上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什么工具、住什么样的房子、种植什么作物、还有什么原始居民没有掌握的技巧。

  【归纳】从食物看: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主要靠采集植物果实、渔猎;而河姆渡人已有了固定的食物来源,种植水稻,发展原始农业,会挖掘水井,饮水更方便。

  从居住条件来看: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住在天然的洞穴里;而河姆渡人已会建造自己的房屋,而且能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房屋的结构和样式。

  从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来看: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使用打制石器,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河姆渡人则使用磨制石器,并用耒耜耕地,而且会制造陶器、玉器和乐器。

  【点拨升华】原始人类从打制石器进步到磨制石器,从采集植物果实到种植农作物,都是人类的进步。

  探究二:河姆渡原始居民与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有何异同。

  【活动】下面我们搞一个小活动,活动的主题是--穿越时空隧道,走进远古家园。我们从三个典型的原始农耕遗址中选出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根据大量的考古发现,想象这些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现在大家分成三组,一组扮演半坡人,一组扮演河姆渡人,第三组当评委。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并且把你想象中的半坡人、河姆渡人生活的场景用语言、动作、图片等方式展示出来。希望每一组都有精彩的表现。准备15分钟。

  (学生分组准备)

  老师:好,时间到,大家准备好了吗?现在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隧道,走进远古家园。

  掌声有请河姆渡居民扮演者。

  (河姆渡居民相继发言和表演)

  学生A:我们河姆渡村坐落在美丽的东海之滨,气候温和,有充足的水分,很适合种植水稻。我们大量地种植水稻。同世界其他种植水稻的国家相比,早了3000~5000年。

  学生B:我们还发明了蒸饭的蒸笼。(展示图片)蒸笼是陶土烧制的。蒸笼有三层,最底下一层烧火,中间一层装水,最上一层是陶盆,盆底有很多小孔,利用蒸汽把饭蒸熟。这样做出的饭又香、又软,有营养,好消化。

  学生C:我们用木头和茅草盖房子,(展示图片)我们的房子有两层楼,楼上住人,楼下养牲畜。干栏式的结构,又通风又防潮,算得上是小洋楼了。听说六七千年后,江南有些地方还有类似我们这样的干栏式吊楼呢!

  学生D:请看我们耕地的工具--耒耜。耜有石头磨制的,也有骨制的,是用动物的肩胛骨装上木柄做成的,骨制的很轻便,再装上脚踏(耒)就更轻便了。(做手握骨耜脚踏耒的动作)用轻便的工具耕地,可以提高效率,增加粮食产量。

  学生E:我们会挖掘水井,解决用水问题。我们为水井也盖了一个遮雨棚,不让雨水落到井里。我为我们自己的聪明感到自豪!

  学生F:由于有了打井的技术,我们不一定要住在河边。可以搬到离河边更远的地方居住。就算河水泛滥也淹没不了我们的家。

  ......

  (半坡居民相继发言和表演)

学生A:我们半坡人比河姆渡人年轻1000多岁。社会是向前发展的。我们过着比河姆渡人更进步的生活。就说我们的食物吧,除了主食粟(小米饭)以外,副食还有鱼、肉、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