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三 群落的结构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三 群落的结构 教案第3页

弃耕的农田可以逐渐演替成森林,这样的演替我们称作次生演替,如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等。裸露的岩石上也可能演替为森林。这样的演替我们称作初生演替,比如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的演替。

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起点 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 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 时间 经历时间漫长 经历时间较短 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 人类活动较为关键 实例 裸岩、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的演替 火灾过后的草原、森林砍伐地、弃

耕农田上的演替 提问:我们仔细观察演替形成的森林里面,能找到地衣、苔藓、草本植物、灌木么?肯定可以,所以演替是群落优势种的替代过程,而并不是取而代之的过程。

练习: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

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提问:从这道题目中,能否总结出自然演替的方向?

演替方向 演替是群落组成向着一定方向、具有一定规律、随时间而变化的有序过程,因而它往往是能预见的或可测的。一般最终达到适应环境的最优化系统(顶级群落) 能量 一般总生产量增加,群落的有机物总量增加 结构 一般生物种类越来越多,群落的结构越来越复杂 稳定性 一般稳定性越来越高 提问:按照这样的说法,所有的种群都会不断的演替最终成为森林?

引入顶级群落的概念:演替虽然是生物和环境的反复相互作用,但不是一个无休止的过程,任何环境下的演替都要最终达到一个成熟阶段----这时候群落和周围环境处于相对平衡的稳定状态。此时物种与环境之间高度协调,能量和物质的利用率高,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也高,称作顶级群落。

在热带的环境中,热带雨林是顶级群落,在干旱少雨的环境中,沙漠就是它的顶级群落,因此一个群落最终能演替成什么样子,还需要联合它所处的环境。当然,随着现在人类活动越来越多,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我们应该进行正方向的影响还是负方向的影响相信同学们心理已经有了选择。

小结:最后请同学们动手绘制本专题"群落"的知识结构框架图

示例

五:板书设计

群落 专题

一、群落的物种组成:丰富度

二、种间关系:种间斗争-竞争、捕食、寄生 种间互助--互利共生

    三、空间结构:垂直分层、水平镶嵌

四、群落的演替:初生演替、次生演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