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赶海》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赶海》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第4页

  西瓜虫;星期天坐上了高高的摩天轮......想一想,你记得什么有趣的事?

  2.选一件有趣的事说给同桌听。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说。

  先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说清楚;

  再把这件趣事的经过说具体,用上不同的动词;

  最后把事情的结果交代清楚。

  3.请两三个同学进行集体交流。

  4.同学、老师根据要求共同评议。

  [设计意图]语文课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根据课后练习设计的"说童年趣事"环节,先引导学生打开思路,回顾自己的生活,搜寻亲身经历的各种趣事,再结合课文提出明确的说话训练的要求,让每个学生在练习中培养和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四、议一议,写作方法细琢磨

  1.赶海真令人难忘!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播放一段《大海啊,故乡》的歌曲,展现大海和海难的美丽画面。)

  2.课文中哪些地方出现了这首歌的歌词?请同学们画出来。作者把歌词写进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也就是写在了文章的首尾。

  3.请同学们一齐读课文中出现的这句歌词。说一说,读到这句歌词让你想到什么?

  4.是啊,文章以歌词开头,引起了我们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同时巧妙地引出了下文。文章以歌词结尾,既照应了开头,使全文浑然一体,又让我们感受到:童年就像一首歌,充满了快乐;大海就像一首歌,让人回味;生活就像一首歌,是那么美好。这种写作方法就叫首尾呼应。

  5.学生再读课文第一、五自然段,加以体会。

  [设计意图]课文首尾呼应的写作特色非常鲜明。为了让三年级学生初步感知这一写作特色,通过播放歌曲和展现美丽的画面,让学生在情境中深入感受大海的美、赶海的乐。在画、想、说、读和教师的引导中,学生进一步感悟和体会首尾呼应的特点和好处。

  五、选一选,课外拓展自主做

  请你选择并完成下面的作业,可以选两项,也可以选三项。比一比,看谁得到的星多。

唱--学着唱一唱课文中出现的《大海啊,故乡》这首歌,并唱给别人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