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手指》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手指》教学设计第2页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文。要求:a、把字音读准,课文读通顺、读流利;b、边读边想:课文是围绕着哪句话来写的?

2、交流。屏幕出示: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齐读。

3、师小结:这句话概括指出了五根手指姿态不同,性格不同,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板书:姿态不同 性格不同 各有所长 各有所短)那么,五根普通的手指,在作者眼中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姿态和性格呢?我们就先来看看作者对大拇指的描写吧!

三、研读第二自然段,了解学法。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找出最能概括大拇指姿态和性格的句子。

2、出示表格。指名说大拇指的姿态是什么样子的?(师在表格中板书)文中是如何描写大拇指的姿态的?读相关句子。

手指名称 姿 态   性 格 大拇指 食 指 中 指 无名指和小指 3、小结:作者从体型、头型、构造三方面,寥寥数语便使大拇指的姿态跃然纸上,大家注意,,文中写大拇指用了单人旁的"他",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指名答。相机指导朗读。

4、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注意品读、感悟。

5、作者又是如何写大拇指的性格特点的?指名说。指导朗读。

6、这段话用到了那些修辞方法?指名说。小结:排比句的恰当运用不仅能增强语言的气势,还能突出作者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