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教研课《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教研课《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教学设计第2页

第1课时 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页例1、例2,第3页的"想想做做"第1~3题。

教学目标:

  1.在平均分若干物体的活动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的情况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正确读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2.通过操作、思维、语言的有机结合,培养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

  小棒

教学过程:

  一、自学探究

  谈话:开学第一天,老师就准备了10支新铅笔来考考小朋友们,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提出问题:这10支铅笔我要分给大家。每人分得同样多,可以怎么分?(每人分2支、每人分3支、每人分4支......)

  二、交流共享

  1.(1)分一分(用小棒代替铅笔,小组合作)

  谈话:"每人分几支分给几人,还剩几支?"指导操作,自主活动。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交流,教

师填写表格,确认结果。谈话:观察分法,把它们分类,并说说怎么想的?

  小结:10支铅笔平均分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正好分完,另一种是分后还有剩余。出示表格: 二次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