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优质课《4.3物质的密度》教案教学设计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优质课《4.3物质的密度》教案教学设计第4页



三、设计方案

实验探究

探究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 活动一:问:为了验证你的"不同体积的相同物质,质量是否相同"的猜想,应如何选取器材?如何进行实验探究?

活动二:问:为了验证你的"相同体积的同种物质,质量是否相同"的猜想,应如何选取器材?如何进行实验探究?

活动三:组织学生对组内确定的实验方案进行评估,确定实验方案,同时引导学生画出实验设计表格。

活动四:学生实验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巡回指导,及时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活动一:独立思考-组内交流-确定组内实验方案。

活动二:学生在教师引导的基础上,画出实验记录表格。

活动三:根据评估后确定的实验设计方案选取实验器材进行分组实验探究。(注意:1-3组探究;"不同体积的相同物质,质量是否相同"的猜想;4-6组探究"相同体积的同种物质,质量是否相同"的猜想。)

活动四: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绘制m-v的关系图像,组内分析实验数据和图像,得出结论。 学生为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必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急于思考通过怎样的方案进行探究,选择什么样的器材进行探究,这样学生就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实验探究活动中通过对实验方案的交流评估,培养学生搜集怎样的证据,怎样搜集证据及交流评估的能力。

探究过程中进行分组探究不同的猜想,一是节约课堂时间,二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汇报

交流

归纳

总结

得出质量跟体积关系的结论 活动一:学生实验完成后,及时组织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得出正确的结论:

1.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比值相同。(板书)

2.不同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的大小不同。(板书)

活动二:引导学生思考实验探究过程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让学生进一步领悟这两个结论,同时思考实验探究过程中,用到的研究方法。 适时对学生进行方法教育,达到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五、引入

密度

学生

自学 密度 1.根据密度公式ρ=m/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密度ρ跟质量m成

B.密度m跟体积m成反比

C.密度既跟质量成正比,又跟体积成反比

D.密度大小只由物质本身决定,跟体积、质量大小无关

2.表中记录的内容是一位同学学习密度概念时做的实验记录,请你根据表格中记录的内容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m/g v/cm3 m/v/

(g/cm3) 铁块1 79 10 7.9 铁块2 158 20 7.9 铝块1 27 10 2.7 铝块2 54 20 2.7

铁和铝两种不同物质的相同点_______;不同点_______________。

(2)铁的密度________,铝的密度_____________。

(3)根据这个实验结果,请你分析并回答:为什么说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活动一:利用多媒体出示练习题

活动二:巡回指导

活动三:反馈矫正

活动四:小结本节内容

活动一:学生自主练习

活动二:学生交流

活动三:小结本节内容(从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及注意的事项等方面进行小结)

通过小结逐渐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同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使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