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教案(五上苏教版数学)
《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教案(五上苏教版数学)第2页

  第一课时 用"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教科书P94~95例1及"练一练", 练习十七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用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能通过不遗漏、不重复的列举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2.使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过程中,感受"列举"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使学生经历用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能通过不遗漏、不重复的列举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对解决问题简单实际问题过程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列举"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回想:过去我们学习过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

  2.你们说到的列表、画图这两种策略都是用来整理问题中的信息,便于我们分析数量关系,最后还是通过列式计算解决问题。这节课我们学习的策略则不然,运用这种策略就能找到问题的答案,不需要再列式计算。

  那么这是一种什么策略呢?让我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体验吧。

  二、探究策略。

  1.教学例1。

  王大叔在围花圃的时候遇到了一个数学问题,他究竟碰到了什么困惑?让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吧。

  出示例1:王大叔用22根1米长的木条围一个长方形花圃,怎样围面积最大?

  你愿意帮助王大叔解决困难吗?

  ①提问:从题中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要确定围成一个什么样的长方形,我们要考虑的什么?你是怎么想的?(知道长和宽。)

  怎样才能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呢?

  C=2 (a+b) (a+b) = C÷2= 22÷2 = 11(米)

  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和是11米,你有信心把不同的围法都找到吗?把你找到的围法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吧。指名回答。

②大家这样有条理地表达是能够解决问题的,但是都写下来,似乎也比较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