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选修1 专题1 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学案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选修1 专题1 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学案第2页

  去水中的氧气,二是杀灭盐水中的微生物。

  (2)防止杂菌污染:每次取样时,取样用具要洗净,取样后要迅速封口。

  (3)氧气需求

  ①应选用火候好、无裂纹、无砂眼、坛沿深、盖子吻合好的泡菜坛,以创造无氧环境,有利于乳酸菌发酵,防止蔬菜腐烂。

  ②坛盖边沿的水槽中要注满水,以保证乳酸菌发酵所需的无氧环境,并注意在发酵过程中经常补充坛盖边沿水槽中的水。

  (4)温度:发酵过程控制在室温即可。温度过高,易滋生杂菌;温度过低,发酵时间延长。

  

  1.下列关于乳酸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乳酸菌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

  B.乳酸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空气、土壤、植物体表、人或动物的肠道内均有分布

  C.乳酸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

  D.乳酸菌可将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再在酶的作用下还原成乳酸

  解析:选C。乳酸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泛,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它属于严格厌氧型的原核生物。

  2.下列对不同时期泡菜坛中乳酸菌和乳酸含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泡菜制作初期并无乳酸菌的存在

  B.腌制过程中乳酸菌含量会逐渐增多并达到最高峰,然后下降

  C.腌制后期乳酸含量会急剧下降

  D.腌制的全过程乳酸菌的含量不变,活性不同

  解析:选B。泡菜制作初期多种微生物并存,乳酸菌也存在,A错误;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含量开始时较少,进入中期含量最多,然后又慢慢下降,B正确;发酵过程中,乳酸在不断积累,不会急剧下降,C错误;在发酵后期,当乳酸含量达到1.2%以上时,乳酸菌的活性受到抑制,发酵速度逐渐变慢,D错误。

3.农村中泡菜的制作方法是:新鲜的蔬菜经过整理、清洁后,放入彻底清洗并用白酒擦拭过的泡菜坛中,然后向坛中加入盐水、香料及一些"陈泡菜水"。密封后置于阴凉处,最适环境温度为28~30 ℃,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