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浙科版选修1 第三部分 第5课时 果酒及果醋的制作 学案
2018-2019学年浙科版选修1 第三部分  第5课时 果酒及果醋的制作 学案第3页

3.图中B可表示醋酸发酵菌种的细胞模式图,该菌种可从变酸的酒的表面的菌膜获取,B没有线粒体(细胞器),故需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溶胶和细胞膜。

探究2--图示解读

下图是制作葡萄酒的发酵瓶,回答相关问题:

1.装量不要超过2/3。为什么发酵瓶中的液体不能装满?

答案 发酵过程中有气体产生,留有空间可暂时储气,若液体装满,则气体会使液体外溢,损失发酵液,且易引起杂菌污染。

2.瓶上所加的玻璃管最好是弯曲的,装水的弯曲玻璃管起什么作用?

答案 既可防止氧气进入,又可排出二氧化碳,同时还能防止杂菌污染。

3.酒精发酵

(1)发酵温度:25~30 ℃。若温度偏低,则发酵时间延长;若温度高于30 ℃,要采取降温措施,否则酒的风味不佳。

(2)发酵时间:2~3天。

(3)鉴别发酵完毕的依据:发酵瓶中停止出现气泡。

例1 小李尝试制作果酒,他将葡萄汁放入已灭菌的发酵装置中进行实验(如图),不恰当的做法是(  )

A.加入适量的酵母菌

B.一直打开阀b通气

C.一直关紧阀a,偶尔打开阀b几秒钟

D.把发酵装置放到25~30 ℃的环境中进行实验

答案 B

解析 制作果酒需要酵母菌,A项正确;酒精发酵过程中不能有氧气,要严格控制无氧环境,偶尔打开阀b几秒钟,排出酵母菌厌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B项错误、C项正确;酒精发酵的适宜温度是25~30 ℃,D项正确。

例2 (2017·绍兴高二检测)在利用葡萄自然发酵产生果酒的过程中,未经杀菌,但其他杂菌不能生长的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