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三 第4章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三   第4章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学案第5页

  间=(出生数-死亡数)/单位时间。(上图2中甲为"J"型曲线增长速率,乙为"S"型曲线增长速率)

  2.K值的变化

  

  (1)K值不是一成不变的:K值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当环境遭到破坏时,K值会下降;当环境条件状况改善时,K值会上升。

  (2)在环境不遭受破坏的情况下,种群数量会在K值附近上下波动。当种群数量偏离K值的时候,会通过负反馈调节使种群数量回到K值。

  (3)K值并不是种群数量的最大值:K值是环境容纳量,即在保证环境不被破坏前提下所能容纳的最大值;种群所达到的最大值会超过K值,但这个值存在的时间很短,因为环境已遭到破坏。

  3.K值与K/2在实践中的应用

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有害生物

的防治 K值(环

境容纳量) 保护环境,减小环境阻力,增大K值;养殖量不能超过K值,否则会破坏环境,导致K值下降 增大环境阻力,降低K值 K/2(最大

增长速率) 捕捞(捕获)后的种群数量要维持在K/2,种群数量会迅速回升 及时控制种群数量,严防达到K/2   

  [题组冲关]

  1.如图所示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关于种群在某环境中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不再发生变化

  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c点之后

  C.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克服环境阻力生存下来的个体数量

  D.呈"S"型曲线增长的蝗虫,其数量也可能超过K值

解析:选D 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很多,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会出现波动,下降甚至消亡